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致力于自身發展的同時,始終堅持向經濟困難的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經濟技術援助,承擔相應的國際義務。改革開放以后,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政府逐步加大對外援助力度和規模,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援助模式。進入新時代,中國對外援助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引領,精神內涵更加豐富,目標方向更加清晰,行動實踐更有活力。
經濟合作局是商務部負責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中國政府援外成套和技術援助項目的專門機構。目前,經濟合作局每年負責組織實施的援外項目數百個,遍及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涉及基礎設施、工業、農業、文化、衛生、通訊、能源、環保、應對氣候變化等各個領域。
經濟合作局組織實施援外項目的主要職責包括:制訂援外成套和技術援助項目執行層面管理規定;編制項目實施方案;與受援方商簽援外項目實施協議;通過采購招標程序擇優選定援外項目中方實施企業;組織開展援外項目技術準備;管理援外項目合同;履行援外項目質量、進度、投資安全和風險的監管責任;組織援外項目檢查驗收并辦理政府間移交手續等。
經濟合作局在組織實施援外項目過程中,始終以中國對外援助八項原則為指導,秉承“專業、規范、高效”的理念,堅守“質量、團結、廉潔”三條生命線。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需要各國攜手應對,對外援助戰略地位進一步凸顯。經濟合作局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立足商務工作“三個重要”定位,發揮援外項目管理機構的專業優勢,積極推進援外執行工作高質量發展,切實幫助受援方提升自主發展能力,為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而不懈努力。
孔德軍
商務部國際經濟合作事務局
局長兼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