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情援助,總統家鄉開出友誼之花
——中國援幾內亞比紹水稻栽培技術示范在總統家鄉喜獲成功
近日,幾內亞比紹總統瓦斯先生在他的“臉書”上曬出多張收割水稻的照片,照片上稻田金黃,一副豐收的景象,飽含著對中國專家們的感激之情。
中國第十期援幾比農技專家組在幾比總統家鄉的卡萊基塞水稻栽培技術示范獲得成功。
經中國農業專家田間測產,淡水地水稻栽培技術示范獲得每公頃約3噸單量;鹽堿地示范獲得每公頃約2.2噸單量。淡水地和鹽堿地水稻示范產量分別比周邊稻田增產87.5%和120%。
卡萊基塞鹽堿地示范田水稻成熟,村民直夸水稻好
得知水稻栽培技術示范成功后,瓦斯總統非常高興,多次回家鄉到示范田實地查看,親自參與收割水稻,在他的臉書上曬出多張收割水稻的照片,對水稻長勢和產量感到滿意,對示范田建設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并表示明年將對該地區加強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進一步提高水稻產量,使中國援助的卡萊基塞水稻栽培技術示范基地成為幾比全國水稻生產的標桿。
卡萊基塞鹽堿地示范田水稻成熟,村民開心收割水稻
水稻栽培技術示范在卡萊基塞取得成功,一是專家組高度重視,由專家組組長牽頭,抽調專業技術扎實、經驗豐富的“精兵強將”組建了技術示范工作專班。
二是充分發揮克難攻堅精神,為克服路途遙遠,長期奔波的不便,農技專家選擇就近居住在離示范點較近的坎順古縣城,克服蚊蟲叮咬、洗冷水澡、生活不便、道路泥濘等諸多困難,堅持長駐基地指導。
三是科學制訂實施方案,專家組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農業生產條件制定了示范技術方案,對于淡水生產區,采用規范化的栽培技術措施,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精細整地、適時播種、科學管理。對于鹽堿地生產區采取“三改一保留”的技術措施,即改落后品種為優良品種,改不施肥為精準施肥,改粗放管理為科學管理,保留鹽堿地原有的起壟播插方式。
農技人員在卡萊基塞淡水地示范田檢查水稻病蟲為害情況
四是全程技術服務,按照技術方案的要求分步實施,扎實開展工作,將種子、肥料、農藥、器械送到現場,送到田間地頭,手把手指導使用方法。分期分批組織不同形式的技術培訓5期,培訓指導120余人次,從理論到實踐傳授水稻高產栽培技術。
專家組培訓卡萊基塞技術人員使用脫粒機
專家組經過不懈努力,圓滿地完成了卡萊基塞雨季水稻栽培技術田間示范和大面積水稻生產指導任務,為幾比進一步發展水稻生產,減少貧困,農民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